网站专题频道珠海自考本科报班大概需要多少钱栏目,提供与珠海自考本科报班大概需要多少钱相关的所有资讯,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!
06-14
没有获得免考资格的公共课、专业课、基础课都是必考科目。每个专业中的公共课不完全一致,所以说没有具体的必考科目。具体考什么科目还得看专业,建议上要报考的学校所在地的考官网上看开考专业课程设置。自考的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,公共课中包含《高等数学(工本)》、《英语(二)》、《中国近代史纲要》、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等等。
高等教育自学考试(Higher self-examination),简称自考,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,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。是个人自学、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,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,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,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。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,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、科学文化素质,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。
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,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,是个人自学、社会助学、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。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,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、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,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、参加研究生考试,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。
自学考试学习方式灵活、工学矛盾小、费用低,实行“宽进严出”,“教考分离”,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,不受性别、年龄、民族、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,均可参加自学考试。自学考试采用学分累计的方式逐步完成学业,学习者完成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,完成毕业论文或其他教学时间任务,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取得相应毕业证书,国家承认其学历。符合学位条件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,由有学位授予权的主考学校依照有关规定,授予学士学位。
06-14
一般如下:自考每年开设4次(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),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、4月、7月和10月,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,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。
报考之初,首先要查看当年自己所在省市都在什么时间考哪些课程,来确定自己要报考的科目。考生可参考各省的考试计划,考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专业。
1、兴趣是最重要的出发点。只有感兴趣的东西,才会真正投入的去学。
2、有些专业对考生某些能力有特殊要求,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自身能力特点。
3、合理安排职业规划。需要对新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坚定目标,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及行业发展。
4、有些专业是面向社会开考,有些专业是部门委托开考,仅限本系统在职人员报考,一些本科段专业和特殊专业(如医学类专业)对报考者的学历、职业等还有一些具体要求。
06-14
自学考试专业的考试科目设置分为:
1、公共基础课: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。如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、《中国近代史纲要》、《英语(二)》、《政治经济学》等。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,但它是培养德、智、体全面发展人才,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。
2、专业基础课: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。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,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,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。像工商企业管理(本)专业中的《管理学原理》和电子商务专业的《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》这类的,就属于基础课了。
3、专业课:同专业知识、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(简称专业课)。
4、选修课: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。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,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。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,自己挑着学。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。
06-14
专本套读又叫专本同读或高起本2.5-3年,即高中或初中起点报考大专的同时,报名自考本科。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指在进行专科学习的同时也在自考本科的课程。
选择自考专本套读的考生们可以大专报远程教育或成人高考,本科报自考。时间上而言,远程或成教通常是2.5年毕业,在这期间,考生可以同时自考本科,当大专毕业的时候,自考本科也考完了,到时可以凭大专毕业证去申请自考本科毕业证。
自考专本套读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1.自考专科+自考本科;
2.成人高考专科+自考本科;
3.网教专科+自考本科;
4.开放大学专科+自考本科;
5.统招全日制专科+自考本科。
大家要注意在进行专本套读时,当这两者时间重叠是只能选择一门课程的。
06-14
1.所有考生须注册“粤康码”,未注册“粤康码”的考生不得打印准考证,无“粤康码”绿码的考生不得参加考试。“粤康码”非绿码的考生,应及时到相关部门核实。打印准考证时须在自学考试管理系统中如实填报“粤康码”状态等信息。
2.考生须进行考前14天自我健康观察,每日如实在“粤康码”中进行健康情况申报,同时如实填写考前14天个人健康信息申报表,并在参加每场考试时提交考点工作人员。
3.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,考前14天内,不前往国内疫情中、高风险地区,不出国(境),不参加集聚性活动,尽量避免与外地来粤人员接触。
4.尚在外地的考生应了解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,及时返回,并按属地化要求和规定进行管理,以免耽误考试。从境外或高风险地区返粤及“粤康码”红码的人员,按我省卫生防疫相关规定和当地防疫要求采取隔离措施。
5.考前14天内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鼻塞、流涕、咽痛、腹泻等身体状况异常(以下简称身体状况异常)、有境外或中、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人员,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,应立即按当地防疫要求报告,同时报告当地教育考试机构,按规定及时到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核酸检测,并逐一进行综合研判评估其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。
6.低风险地区的考生,考前14天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,须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;非低风险地区的所有考生,均须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或提供考前7天的检测报告。正处于隔离医学观察治疗或集中隔离观察期的确诊病例、疑似病例、复检阳性人员、无症状感染者以及无“粤康码”绿码的考生,不得参加考试。
7.考生进入考点时须向考点工作人员出示手机上的“粤康码”绿码,进入考场前将手机放在指定地方。考生进入考点均要佩戴口罩(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),接受准考证、身份证和“粤康码”核查。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考生,可根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指引,先在临时观察区进行复核评估后作下一步处置,经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专业评估,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,综合研判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,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,由专人引导前往备用隔离考场;不具备参加考试条件的,不安排参加考试。
8.考生进入考场前应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;进入备用隔离考场的,必须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,且考试过程应全程佩戴口罩。
9.低风险地区,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,进入考场就座后,可继续佩戴;非低风险地区、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。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,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核验。
10.考试结束后,考生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,保持人员间距,减少交谈。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。
11.考生应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和要求。